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敌后抗日战场,同时加强了党在国统区的统一战线工作。南方局在国统区的中心工作就是维系、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到底
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但是这个基础并不牢固。特别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坚持一党专政,限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国共双方的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南方局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高举抗战、民主旗帜,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几度扭转了濒于决裂的国共关系,维系了国共合作抗战大局。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周恩来等人就多次坚决拒绝蒋介石提出的国共两党合并的要求,挫败了蒋介石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借口进行“溶共”的图谋。1938年12月13日《陈绍禹、周恩来等就蒋介石在谈判中提出国共两党组成一个大党问题给中央的报告》及吴玉章在《中共代表同蒋介石的一次会见》中拒绝加入国民党的相关回忆,就是生动的说明。
在抗战相持阶段国共矛盾逐步加剧的情况下,南方局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中共中央“政治进攻,军事防守”的方针,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把握国共合作抗战的主动权,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一度判断蒋介石欲与中共决裂,数电催促周恩来等南方局重要干部急速离渝。在国共合作濒于破裂之际,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对形势进行周密分析和判断,毅然致电中央,决定坚守重庆阵地以争取时局好转,得到中央同意,从而保存了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和国共两党合作的主渠道,维护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大局。1941年1月27日,南方局以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朱德发出电报:“处在政治环境极端严重的重庆办事处同志向你们保证:无论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守我们的岗位,为党的任务奋斗到最后一口气。”两天后,办事处收到毛泽东、朱德的回电:“甚慰,望努力奋斗,光明就在前面,黑暗总会灭亡。全国全世界人民都是援助我们的。”此后,南方局根据中央策略方针,继续拉蒋抗日的政策,在斗争中求团结,使国民党顽固派不得不收敛其军事反共行为,取之以政治方式解决国共关系,国共合作得以维系到抗战胜利。这是南方局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的特殊贡献。
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是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当时,中间力量的情况非常复杂。就其大多数而言,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包括国共两党之外的各抗日党派、地方实力派、工商界、文化界、华侨的中上层人士,以及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中上层人士等。其中,中间党派则是与各方面有着广泛联系的最具代表性的力量。为此,南方局在团结中间党派方面进行了艰苦努力。
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和研究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周恩来在会上作报告,详细分析了统战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总结了他在统一战线工作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他提出,对于与各党派的关系,基本上应扶持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分子。周恩来的意见和南方局的工作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此后,中共中央多次就如何争取中间力量和中间党派向南方局作出《中共中央关于争取小党派及中间分子工作的指示》《毛泽东关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给周恩来、叶剑英的电报》等指示。根据指示,南方局不断加强对中间党派的工作,对其抗日民主要求给予大力支持,将其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反共反人民政策作斗争。南方局还促成了中国民主同盟、九三学社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等民主党派的建立。1944年9月,中共代表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的组织联合政府的主张,更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各民主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国统区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纷纷发表宣言、举行集会,一致要求成立联合政府,推动抗战胜利。高涨的民主运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争夺中间力量领导权中的胜利,而中间力量成为制约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内战政策、推动抗战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
全民族抗战时期,南方局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为维护国共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政治层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作者:简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