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是原红四军军长王良的故乡。岁月流转,王良的身影早已融入这片土地,他的名字与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青石板路被雨水浸透,泛着微光。独自踱步在永城的老街上,每一步落下,脚下的石板都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走过一段路,转过一个弯,王良故居的青砖院墙便映入眼帘。
王良故居始建于嘉庆十年(1805年),四合院布局,一楼一底,是典型的川东穿斗式建筑。推开木门,天井里,一株老桂花树身姿虬曲,枝繁叶茂,想必已有百年树龄。屋檐下的青砖上,雕花精美,窗棂上的木雕虽已褪色,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天井的青石板上,有几处凹痕,据说那是王良在此练习武艺时留下的印记。我站在天井中,瞻仰正堂上方悬挂的王良照片。照片中的他,目光坚毅,眉宇间透着英气。1905年,王良就出生在这座院子里,也是从这里出发,踏上革命之路。
那时的中国,山河破碎,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为救亡图存,热血奔走。王良便是其中之一。1926年,王良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并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中,王良屡建奇功。1932年3月,王良升任红四军军长。
然而,不幸的是,3个月后,王良率部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福建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7岁。故居的展柜里陈列着王良牺牲时所穿军装的复制品,上面的弹痕仿佛诉说着那个悲壮的时刻。长久驻足在展柜前,不禁让人湿润了眼眶。
走出故居,不知何时,雨已悄然停歇。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远处的高楼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而王良故居宛如一座丰碑,静静矗立,向我们倾诉着那段峥嵘岁月。
漫步在永城镇街头,我感慨万千。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像王良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深深铭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英勇事迹宛如闪耀的星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王良故居先后被列为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作者: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