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沧白(1881-1942),名庶堪,号邠斋,生于四川省巴县木洞镇(今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曾先后任四川省省长、中国国民党本部财政部长、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广东省省长、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等要职,参与了中国国民党改组、中国国民党一大的筹备等重要活动。
关于他的生平功绩,无论是革命事业还是文学成就,前人之述很详尽。但他身后发生的种种事件,或因年代久远,或因资料缺乏,鲜有人提及。
公祭安葬
1942年8月6日,杨沧白在重庆大石坝寓所病逝,享年61岁。当日,国民党中央社发出讣告。8月22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杨沧白。短短百余字,简述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令云:
国民政府委员杨庶堪,志行忠毅,学识渊通,辛亥首起东川,促进光复,嗣从国父致力国事,辗转东南,弗辞艰险。受任四川省政、措施咸宜,民国十二年大本营在粤成立,赞襄大计,慰著勋勤,近年辅翊中枢,志成宿望,倚界方殷。兹闻以微疾逝世,应予明令褒扬。
8月24日,国民党中央党部常委会决定成立治丧委员会,处理杨沧白身后事宜。11月22日,杨沧白追悼会在重庆夫子池新运会大礼堂举行,并登报公布。各界前往致祭者有5000人。
各界人士纷纷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林森送来“高风亮节,自有千秋”挽联一副。熊克 武题写“杨沧白遗像”五字。《新蜀报》发表题为《追悼杨沧白先生》的社论,称他是“革命元勋,四川耆硕,文章大师”。于右任发表“开国有诗人,沧白杨夫子。秀句兼丰功,辉映同盟史”的挽诗。赖肃撰写一份《国民政府委员杨沧白先生行状》,洋洋千言,述尽杨沧白一生坎坷,再现百年国史沧桑,感人肺腑,情深意长。之后,有关方面还专门编印《杨沧白先生译著特刊》,收录其生前所作诗歌约200首,此刊由曾与其共事的但懋辛题词。
杨沧白逝世后,暂殡重庆弹子石,其子嗣决定迁往巴县东温泉安葬。
经杨沧白治丧委员会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1944年5月28日,杨沧白公祭典礼在朝天门江岸举行。6点,杨沧白灵柩自弹子石以专轮启运至朝天门膺儿石码头,公祭场设于朝天门马路。
祭者有何应钦、陈立夫、邵力子、张群、刘峙等40余人,国民参政员龙文治、彭革陈、潘昌献,巴县党政军各机关首脑杨公达等及省市参议会参议员与祭者400余人。社会团体代表及国民兵防护团与祭者则超过3000人。各方献赠花圈对联者甚多,戴季陶及四川省参议会议长向传义各献挽金5000元。
公祭典礼简单庄严,由居正主祭。公祭时,与祭各部队以正步行经祭场,行注目礼,向灵柩致敬。后由杨氏亲友及民众自由参与公祭。祭礼于10点半开始,灵柩专轮于11点启碇开赴木洞,转往东温泉墓地。
补行国葬
杨沧白逝世之年,正是抗战方殷之时,国民政府因此未能给予他国葬的礼遇。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国葬名单中,杨沧白仍不在其列。
他生前功勋和品行深为他人敬重,因而生前故交及重庆各界人士为之鸣不平。此种情形 下,重庆市参议会参议员提案为之补行国葬。提案指出,沧白先生“崇德报功、国之令典、道德文章,勋烈风节”,应该以此矜式国人,籍彰乡贤。参议会还于1948年9月6日代电蒋介石,述及杨沧白一生功绩:早年追随国父,开府蜀粤,抗战期间不受敌伪威胁利诱,其忠贞不渝、高风亮节,实属难得,请求明令举行国葬。同一天,参议会议长范众渠、副议长周懋植也代电四川省成都参议会,请求对方和他们一起向国民党中央呼吁,为其明令补行国葬。
9月8日,参议会用同样的方法致函川渝立委会及京中川籍要人,名单中有戴季陶、徐堪、杨公达、许可亭、周均时等人。于私,他们多是杨沧白雅故,或师友渊源,因此请求他们念及昔日殷勤,共同向上呼吁;于公,杨沧白为巴蜀贤豪,表彰先贤,诸人也应责无旁贷。16日,吕超回信,感念重庆市参议会崇德报功的热枕和侠情义举的行为,除表达赞同外,还函达了在京立监委同仁一致主张。21日,四川省执行委员会扩情复函表示尽力赞助。
9月29日,市政府同意参议会提案,并按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国葬法第一条“中华民国国民有特殊勋劳或伟大贡献足以增进国家地位民族光荣或人类福利者,身故后得依本办法之规定举行国葬”规定转呈行政院。经重庆市参议会、各界团体以及杨沧白生前故交的共同努力,国民政府为之举行了国葬。
长久纪念
1943年,重庆方面陆续发起纪念四川辛亥革命先烈的提案。2月26日,在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第24次会议上,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提出:“奉中央秘书处函,请速会同市政府择定对立革命纪念碑,并绘制图样见复一案,特拟就建碑地点及工作进行意见,当请公决案。”9月29日,在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第30次会议上,又提出“在重庆建立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总碑)暨邹容、张培爵两烈士纪念碑(分碑)一案,中央极为重视,拟请从速修建”。会议决定“通过并从速办理,并加推邹鲁、戴传贤、张继、吴铁城、徐堪、贺耀祖、杨公达为建立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筹备委员会委员”。
杨沧白相关纪念方案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产生的。
1943年7月10日,四川省立重庆中学杨沧白先生纪念堂管理委员会就关于建立“杨沧白先生纪念堂”及相关筹备事宜致函有关方面。8月举行的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上,通过了两项有关纪念四川革命先烈的提案:一是市党部主任委员会杨公达提议的“将新生路更名为邹容路”的提案,二是警察局局长徐中齐提出的“将炮台街更名为沧白路”的提案。 此外,1944年4月20日,重庆市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还建议募款充实杨沧白纪念图书馆。
如今,杨沧白长眠在巴南区东温泉镇木耳山麓。陵园中,可见其好友但懋辛题写的“杨沧白先生之墓”墓碑,一侧竖有刻着 980余字《杨沧白生平简介》的大理石碑。
为彰显这位辛亥先贤的功绩,2000年木洞镇成立了沧白书画院。2003年,杨沧白被评为重庆十大历史名人。2005年,政府将杨沧白故居的产权收归区文物管理所管理,并筹集资金修缮。2011年5月,杨沧白故居旧貌作初步性恢复。2011年8月,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巴南区作家陈显明创作了一部反映重庆辛亥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杨沧白》,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杨沧白已经离世70多年,他作为重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值得后人怀念和颂扬。
作者:夏娱